2025.10.08 - 國際趨勢
IEA最新報告:全球綠能2030翻倍!太陽能貢獻八成
文
吳育珊/外電編譯
圖片來源:freepik
國際能源署(IEA)7 日發布《 2025 年再生能源報告》(Renewables 2025)指出,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預計到 2030 年前將再增加 4,600 GW,太陽能仍是主要成長動能,將貢獻近八成增幅;風力發電裝置容量預計突破 2,000 GW,水力占比約 3 %,地熱年增率翻倍,創下歷史新高。報告並預測,全球超過八成國家在 2025 至 2030年間的再生能源建置速度,將明顯超越前五年表現。
在需求強勁的同時,製造端卻面臨嚴重虧損壓力。IEA 指出,全球太陽能與風機製造商近年累計虧損超過 6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920 億元),主要因太陽能模組價格暴跌逾六成,導致整體製造業平均獲利率降至負 10 %。供應鏈過度集中進一步提高風險,預估至 2030 年,全球太陽能關鍵製程、風機所需稀土精煉將超過九成仰賴單一來源,顯示市場脆弱性日益升高。
政策轉向則成為全球市場最大不確定因素。 IEA 此次將整體綠能成長預測較去年下修 5 %,主因包括主要市場稅負優惠提前退場、進口限制升高,以及從保證收購價制度轉向競標機制等政策調整。離岸風電受影響最劇,預測遭下修 27 %,多家開發商調降 2030 年建置目標,部分專案更因成本攀升與供應鏈瓶頸而延宕或取消,但印度、歐洲與多數新興市場展望轉趨樂觀,中東與北非地區預測甚至上修 25 %,顯示區域發展動能仍具韌性。
報告顯示,德國、巴西、智利、英國與愛爾蘭等國電網發電削減情形持續惡化,歐洲多國出現負電價時數明顯增加,突顯電網投資、儲能系統與可調度電廠建置的迫切性。目前已有超過十個國家在近五年內導入「容量市場」或供電保障機制,以確保系統穩定運作。
自 2010 年以來,燃料進口國藉由再生能源發展,累計節省約 1.3 兆美元(約新台幣 41.6 兆元)的煤炭與天然氣進口成本,顯示綠能長期經濟效益與戰略價值正逐步顯現。 IEA 最後強調,再生能源除推動能源轉型外,也在能源安全上發揮關鍵作用。
資料來源:I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