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4 - 最新消息

延長海纜保護漁場、空品 台電允諾改善環評擇期再審 By WindTAIWAN

WindTAIWAN《離岸風電》記者/王人豪報導  台電第二次環境評估會議於昨(13)日再審。本次會議以變更基礎保護工程與電纜延長為主要內容更動。針對電纜部分,台電說明延長海纜越堤段水平導向長度及工法,可避免潮間帶區域之空氣品質、有效降低沿岸蚵棚與潮間泥灘地大面積施工之環境損害並有利於符合工期。環評報告書顯示,實際工序之電纜長度、土方量、人孔及管溝回填之土方量也隨之增加。由於採含70%再利用土方的CLSM(可控低強度顆粒)回填,相較原規劃採100%回填,剩餘土方量增加。  

 

因此,台電仍須補件確認後續應如何處理剩餘土方。其餘重要變更包含取消電氣室、增加人孔之用地面積等。不過,因取消電氣室等規劃變更,也使原工期延長七個月(從12個月延長至19個月)。  

 

 

台電方面在現場希望立刻補件重審,環評委員會仍要求台電提供具體措施及數據,擇期再審。

 

 

變更基礎保護工程 降低碳足跡排放

 

 

台電說明本次取消基礎保護工程主因在於,原說明規劃需先行海床浚挖後分層拋石,並提供基樁四周適當保護,藉以減少周邊掏刷坑影響土層承載力。但該海床土層特性偏軟、故淘刷坑周邊之土地承載力極小。台電指出,由於台灣地震頻繁,土壤液化深度可達33.5公尺,故基礎保護工程可能因此失去乘載力。  

 

 

台電強調取消基礎保護工程係經由DNVGL-ST-0126之分析與三方單位驗證後,確定符合結構安全後變更基礎保護之設計。另外,台電方指出,若遵循原規劃進行基礎保護工程,會增加碳足跡之排放,而地質環境亦因地震頻繁影響基礎保護作用外,也增加後續運維難度。反之,取消工序將降低碳足跡排放。

 

 

電纜長度變更 仍待補齊資料

 

 

台電針對電纜長度變更則說明,更改路徑規劃除符合工期外,也有效降低沿岸蚵棚與潮間泥灘地大面積施工之環境損害。而實際工序之電纜長度、土方量、人孔及管溝回填之土方量也隨之增加,但由於採含70%再利用土方的CLSM(可控低強度顆粒)回填,相較原規劃採100%回填,剩餘土方量增加。因此,仍須確認後續應如何處理剩餘土方。另,雖台電方指出電纜長度有前述之效益,仍需補齊相關文件以具體說明施工監測項目與實際的環境影響是否有後續管制措施。  

 

 

另台電也將取消電氣室併用既有之大城D/S變電所相關配電設施以及增加人孔之用地面積。台電也將修正連接人孔用地面積,連接人孔之功能是將上岸之海底電纜與陸上電纜轉接,修正後,原規劃人孔用地面積為100平方公尺將擴增至240平方公尺。不過人孔用地面積在變更後,用地範圍將不在原規劃中的國土保安用地。且,由於取消電氣室等規劃變更,原工期12個月延長至19個月。  

 

 

目前工期則因僅進行陸域電纜土木工程,其餘包含離岸風力發電機組、海纜、連接人孔及電氣室等工程尚未開工,而相關期程仍待台電後續補件才能如期審查、動工。  

 

 

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

 

 

至於民眾關心的中華白海豚以及周遭漁場等議題,台電會中則表示循會議審查相關建議。  

 

 

針對是否影響中華白海豚棲息環境,台電除將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水深小於10公尺、離岸小於5公里)納入觀察範圍外,更擴大邊界1500公尺半徑內。台電將要求船隻人員觀察是否有中華白海豚的活動。「如發現中華白海豚,除有航行安全疑慮,施工船隻船速應管至在6節以下」,以避開白海豚群體的游動方向,並配置一名專業鯨豚觀察員協助工作船避開動線,至於將配置多少位鯨豚觀察員則未在會議紀錄中明示。  

 

 

另,為降低中華白海豚暫時性聽力損失,台電方也採取降低打樁噪音措施。打樁噪音將小於180dB。180dB為造成白海豚產生暫時性聽力損失之音壓。此外也將在打樁期間設置水下氣泡幕有效降低全頻噪音。  

 

 

而離岸作業皆在海面或者以上作業,僅水下基礎安裝與鋪設電纜時所產生的水下噪音與佔增加海中懸浮物體需採對應措施處置外,對環境影響不大。台電也針對離岸作業期程否會影響禁漁期回應,表示相關作業人員在施工期間禁止任何捕魚行為。此外,該風場之水下基礎也有人工魚礁之功能,也具備庇護魚群之效果。  

 

 

台電第一期離岸風電計畫位於彰化縣芳苑鄉西側海域約 8 公里處,將建置 21 座風機,1 座風機容量為 5.2MW(百萬瓦),總裝置容量達 109.2MW,年發電量超過 3.6 億度,可供應近 9 萬家戶 1 年用電,目標為 2020 年底併網發電。截至去年10月,整體工程進度約21.83%。

 

ERROR

程多銀,本又理臺觀雖書兒件型技作:會場夫火!的說案心然起受委全友兒等天軍樣打到離的樹於。

會員免費註冊

忘記密碼

輸入註冊時的帳號與email,重新設定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