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 最新消息

JWPA捕風大作戰 深度解讀日本離岸風電 專訪日本風力發電協會代表理事 秋吉優(Masaru Akiyoshi) 文 WindTAIWAN主筆室

 

 

日本政府於2002年6月通過《能源政策基本法》,正式啟動能源基本計畫,為國家能源政策奠定發展方向,並在隔年(2003年10月)發表第一份《能源基本計畫》,確立「S+3E」的基礎原則,即保障從業人員與系統設備安全(Safety)、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經濟效率(Economic)和環境永續發展(Environment)。此後每3至4年檢討調整施政方針,陸續在2007年(第二次)、2010年(第三次)、2014年(第四次)、2018年(第五次)、2021年(第六次),以最新一次2025年2月(第七次)公布最新一輪發展計畫。


「日本風力發電協會」(一般社団法人日本風力発電協会,JWPA),成立運作至今超過20年,是代表性的風力發電業界團體,設有政策、技術、環境、系統、洋上風力部、人才育成推進部等多個專業部門,並定期發布市場報告、政策建言與統計資料。截至2025年8月1日,JWPA由285家正式會員、180家贊助會員與20家自治體會員,總計485家企業、組織構成,會員背景涵蓋風機製造商、電力公司、零部件供應商、建設承包商、運維廠商、顧問服務等全產業鏈。

《WindTAIWAN》榮幸在「世界綠色能源趨勢」主題特刊中獨家專訪日本風力發電協會代表理事秋吉優先生,聆聽日本產業界最新動向和看法,盼以此報導搭起台日風力產業界互動交流的橋梁。
    
日本能源政策與離岸風電專案進度

在今年2月所公布第七次基本能源計畫(エネルギー基本計画)藍圖裡,內容聚焦再生能源與離岸風電(洋上風力發電)發展重點,計畫設定的「專案形成」目標是到2030年達成10GW,並在2040年達到30GW至45GW。同時,就裝置容量而言,政府也指出2030年的目標為5.7GW。

此處所指「案件形成」是指專案確定,且準備啟動的狀態,意指即將有這些案件起跑。秋吉理事指出,只要「得標」就會把這個容量算進來,截至目前,日本已「成案」的離岸風電裝置容量5.1GW,這個數字包含已併網的0.3GW,扣除0.3GW商轉發電的案場,其餘案件「都還沒有開始動工」,「現在的我們,才剛要進入向所有風力機與零組件供應商下訂單這個階段」。

當前日本政府的方針是每年進行離岸風電標案的容量競標,首輪競標在2021年展開,標出的長崎縣五島市、秋田縣由利本莊市、秋田縣能代/三種町/男鹿市和千葉縣銚子四個風場場址,裝置容量總計約1.7GW。

按原訂計劃,這會在2026年至2030年間陸續完工併網,但現實受全球政經局勢牽動甚深,譬如在2021年12月份標得由利本莊市和另外兩案的三菱商事,就在啟動專案時碰上烏克蘭戰爭爆發,導致通膨、原物料飆漲及日圓貶值等因素,使專案面臨極大的成本壓力,處於「非常困難」的處境。

政策規劃願景和實際執行面之間的落差,令業者們在推進專案過程面臨巨大障礙,其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成本。風電設備幾乎全面以外幣計價,換算成日圓後價格變得非常昂貴,遠超出原先財務模型預估;加上設備在其原產國的價格也因原物料、通膨因素上漲,這對日本業者構成「雙重打擊」,使得標廠商很難在不虧損的情況下,依合約時程下訂單。

為應對這尷尬的現狀,日本政府計劃在第四輪競標中引入「價格彈性機制」,允許根據實際下單時的通膨指數來調整電價,這是為了讓業者能在投標與履約時,依市場通膨情況獲得必要的調整空間。

投標階段,先根據當下的物價水準訂定各項單價及規範;業者得標,到真正要下訂單時有機會可依照「實際下單當日的通膨指數」對電價做相應調整,某種程度上,這是一條「救命繩」,等同於政府為業者提供的一種通融政策,減輕成本壓力,也能維持標案合約的可行性、穩定性。

此機制目前處於討論階段,尚未納入最終標案文件,已有業界聲音建議,盼能將通膨調整的彈性,適用前三輪已完成拍賣的案件,減輕前期簽約業者面臨的成本負擔,然而通膨調整範圍、上下限門檻、啟動時點等細節尚待政府與業界代表協商決定,預計在最終公告前仍有多輪討論,以兼顧合約穩定性與成本彈性之間的平衡。...........
 

 

 


閱覽全文請訂閱《WindTAIWAN》雜誌

★ 紙本雜誌 & 電子書 同步上架!

博客來   讀墨電子書  Google Play Books Apple Books

 

ERROR

程多銀,本又理臺觀雖書兒件型技作:會場夫火!的說案心然起受委全友兒等天軍樣打到離的樹於。

會員免費註冊

忘記密碼

輸入註冊時的帳號與email,重新設定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