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 最新消息
綠色能源靠邊站?解讀美國能源政策大轉彎
文
WindTAIWAN主筆室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0強勢回歸,從競選期間就公開表達對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的支持,大方喊出共和黨古老口號「開鑽吧,寶貝!鑽吧(Drill, baby!Drill!)」,也果真在重返白宮第一天火速簽署《Unleashing American Energy》行政命令,取消對綠色能源的補貼、宣告放棄氣候承諾,並將美國能源政策轉向支持石化燃料開採。
在這份釋放美國能源的行政命令中,明確要求各部會「鼓勵在聯邦土地及海域進行能源探勘及生產」,特別是石油、天然氣、煤炭;同時使出一系列組合拳,廢止在前任總統拜登任內設下的一系列限制石化燃料開採,暫停依循《減通膨法案》(IRA)與《兩黨基礎建設法案》(IIJA)所撥付的再生能源發展補貼款項,並重審各項綠能、電動車充電樁補助計畫,同時終止「美國氣候團」的補助款,吃了秤砣鐵了心以「能源自主」與「美國至上」重塑國家能源版圖。
再生能源凜冬將至?淨零減碳錯了嗎?
這波政策轉彎為凍結多時的化石燃料「重開綠燈」,此舉自是對過去四年著重於開發再生能源建設的產業界,狠狠砸下雷霆重拳。直接受衝擊的產業除了有因《兩黨基礎建設法案》注入龐大資金而熱鬧非凡的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還有受惠於《減通膨法案》補貼的家用與電網儲能系統一系列相關供應鏈。
電動車、充電設施皆因補助凍結,消費者對電動車購車抵稅的誘因也被退回,買氣大幅下滑,車廠不得不重新評估產能規劃與市場策略;公私部門也因此放緩充電樁建置速度;儲能系統供應鏈因缺乏政策支持、技術研發經費縮水和市場需求放緩,不得不按下暫時停止鍵,原本蓬勃的產業忽然陷入寂靜。
綠氫與低碳燃料、智慧電網與能源效率相關元件、生質燃料技術等研發計畫,全都遭遇相同困境;碳捕捉技術與碳市場機制更因美國二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及相關國際氣候承諾受到最直接衝擊。由於白宮在行政命令中指稱「社會成本碳」存在科學缺陷,拒絕「碳成本計算」,且禁止將其作為決策依據,這進一步削弱對減排法規的支持,致使相關研發與專案投資大幅減少,難以形成規模效應。
綠色金融與投融資市場彷彿同樣陷入低潮,原本根據基礎建設法案所設計、而帶動的綠色債券、綠金工具不再擁有投資誘因,銀行和保險機構對綠能專案的融資案審查變得更為謹慎。
太陽能、陸域風電等再生能源發電當然躲不過衝擊。今年初以來,多家外媒陸續報導,清潔能源相關股票在市場流動性大增之際暴跌,直接反映市場對聯邦補貼終止的恐慌,美聯社更分析今年可能超過140億美元的綠能投資案被取消或延遲,其中既有的陸上風場和大型光電廠計畫,都因IRA稅抵減縮減而失去財務支撐。(美聯社報導QRcode)
在離岸風電方面,由於川普政府凍結新的離岸風電許可,位於麻薩諸塞州的SouthCoast Wind 和 New England Wind 的兩個風場,原訂計畫利用新貝德福港(Port of New Bedford)作為建造與營運基地,卻因聯邦凍結相關許可,開發被迫延宕。據公開資料顯示,麻薩諸塞州於2024年9月先後訂下SouthCoast Wind、New England Wind、Vineyard Wind 2三個離岸風場開發計畫、總裝置容量為2,678MW,並陸續啟動相關作業,然而受政策轉向影響,Vineyard Wind 2考慮退出,SouthCoast Wind則直接宣布計畫要延後兩年。
位在紐約州的離岸風場同樣不好過,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BOEM)在今年4月份下令暫停由挪威能源公司Equinor於紐約外海開發的 Empire Wind風場,建設中斷近一個月,直到尋求司法協助才恢復工期,但也因此面臨高額賠償與工期重排的麻煩。..........
閱覽全文請訂閱《WindTAIWAN》雜誌
★ 紙本雜誌 & 電子書 同步上架!
博客來 讀墨電子書 Google Play Books Apple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