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9 - 產業動態

以資深技師為核心團隊, Vento 在台打造風電業堅實後盾 文 林若竹

Vento 已開始將台灣技師加入北歐支援,在冰封大地的北歐工作對台灣同仁來說是一場考驗與驚喜。

 

沿著台灣海岸線,一座座百公尺高的風力發電機日夜轉動,為這片土地提供潔淨永續的綠色能源。你可曾想過,是誰在安裝維護這些巨型設備?在台灣蓬勃發展的風電產業背後,有一群技術人員默默守護著機械設備的穩定。他們或許不是風機原廠,卻是原廠的強大後盾。他們適應高空及海上作業,配合天候變化隨時出勤,四處奔走宛如「逐風場而居」。

這樣的協作模式來自產業鏈發展成熟的歐洲,丹麥的風電服務公司風鐸(Vento)就以資深技術團隊深耕本土的技術服務。然而,目前正值台灣首批陸域風機陸續邁入20 年的汰換期,加上工作型態、少子化等因素影響,缺工成為相關產業不可忽視的議題。Vento 如何致力尋找、培養本土人才,甚至帶領公司走向國際?在陸域風機退役的關鍵階段,對政府又有何建言?

技師視角出發,提供靈活且專業的支援

Vento 於2012 年由亨利·布林克(Henry Brink)在丹麥創立,2019 年正式進入台灣市場,並且不遺餘力的發展本地人才,並完成轉型,所有本地後勤同仁與管理層皆由台灣員工擔任,導入丹麥工作文化。有別於市場上直接從開發商承接風場整體服務的第三方公司,Vento 採取與原廠協作模式,直接與風機製造商如艾納康(Enercon)、維特斯(Vestas)、西門子(Siemens)、奇異公司(GE)等建立合作關係,提供技術人力支援。

2019 初入台灣,Vento 便開始支援艾納康公司陸域風機的定期保養工作,隨後協助台電一期執行離岸風機的安裝、試車、年度保養與改善更新專案。如今,Vento 的足跡遍及台灣多個主流風場,包括雲林、海龍以及彰芳西島與中能風場等,服務內容涵蓋風機的預組裝到後續運維環節。

「我們團隊所有的核心幹部都曾是資深技術人員,曾經真的在風力發電機裡面工作過,」Vento 台灣區總經理楊豐遠(Ian Yang)說。楊豐遠自 2005 年投身台灣風力發電產業,從陸域風場開發與建設起步。隨後加入 Vestas 原廠超過10 年,從基層技術員一路歷練至原廠種子培訓師,累積扎實的一線維運、現場管理及國際培訓經驗。

2019 年,隨著台灣離岸風電快速發展,他將多年培訓與講師培育經驗引進國內,協助台灣風能訓練公司成立台灣第一間符合國際標準的GWO(Global Wind Organisation),並培養多位專業講師,建立系統化安全與技能培訓體系。之後返回工程現場,憑藉對產業鏈從陸域變電站台電端到風機端的全方位經驗,他加入 Vento,將跨國經驗全面導入台灣團隊,不止陸域,更將離岸經驗與公司協助客戶提升風機維運品質與安裝效率。

無論在台灣或丹麥,Vento 核心主管皆具備逾 10年甚至達15 年以上第一線風電經驗,確保團隊能以實戰背景第一時間了解客戶需求,理解現場同仁的回應並支援客戶。這樣的經營團隊有其考量與優勢。他說,風電維修不僅需要進行定期保養,還必須因應突發性故障修復,或配合技術升級協助更新設備。此外,從國外引進的風機經常面臨「水土不服」困境。舉例來說,台灣的高溫環境可能使海水蒸發速度快,造成環境鹽分上升,加劇設備鏽蝕,或是因為空氣品質影響讓葉片保護層侵蝕加速。再如,當初設備在設計時的散熱強度可能不符我國實際環境溫度需求,因此來台後為提升風機持續運轉能力,原廠必須依現況設計並安裝更新套件以維持妥善利用率。而這些原先不在原廠規劃的維運人力需求迫切,需要專業技術與豐富經驗適時提供支援。

為此,Vento 核心團隊的幹部均具備風電領域工作背景,資歷超過10 年,甚至達15 年以上。「我們希望以技師視角出發,帶領技術團隊支援客戶,解決大型企業在現場工作安排上缺乏流程彈性或快速反應能力的困境」。

葉片維修是Vento 的特色服務項目之一。Vento 的相關部門主管曾擔任過其他風電公司資深經理,在全球建立過多個葉片製造廠,並開發了完整的教育訓練內容,在原廠培養出許多葉片專業知識的講師,他加入Vento 後將豐富的葉片經驗導入工作團隊,成為原廠在全球各地穩定的夥伴。進入台灣後,他們將經驗逐步導入台灣團隊,如今在台灣,Vento 的葉片維修甚至可做到「連工帶料」,解決原廠或供應商在提供葉片修復材料時常遇到的備料困擾。

「第三方存在的目的,就是成為原廠的後盾,讓他們在需要時提供資源與專業技術人力,」楊豐遠說。

風機汰換潮,台灣正摸著石頭過河

在台灣,目前許多陸域風機已運轉超過20 年,正式步入汰換期。許多陸域風機正嘗試更新發電(repowering),包括重建或延役,其中都有Vento支援的身影。
楊豐遠說,重建是指將舊風機完全移除,改建為更先進、更高效的新型風機。Vento 就支援過台朔重工與艾納康合作,將四台60 千瓦(kW)陸域風機拆除,改為三台4.2 兆瓦(MW)的風機。

「重建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土地使用許可,與過時的環評流程」他補充,20 年前的法規與環境狀況與現今截然不同,拆除舊地基並建造更高大、掃風範圍更廣的新風機時,可能面臨航空限高、周邊區域使用許可、地下電纜管路改道等問題,使得重建案幾乎等同於重新執行一個新的開發案。

因此,部份業者目前傾向選擇延役,也就是在現有的風機基礎上,透過更換齒輪箱、發電機等磨損嚴重的主部件來延長使用壽命。主部件更換後,風機預估壽命可延長5 ~ 7 年。若安裝新版處理器,透過更快速的葉片選角切換與優化的電力設備,更可進一步提升5 ~ 7% 的年發電量。據了解,台電正計畫對部分即將屆齡的風機進行延役。

「除此之外,台灣的社會文化期望技術人員最終能晉升管理層,而非終身擔任技師,這與歐洲技師普遍接受終身技術職位的文化截然不同。」即便技術人員有機會轉投入管理職,仍舊可能因為文化差異導致卻步。楊豐遠觀察,台灣社會普遍認為「進入辦公室、擔任經理職位,薪資就應更高」,然而,歐洲的勞動價值觀是「付出多少、風險多高,收入就應相對成長」,因此在Vento,現場技術人員的薪資包含津貼與加班費,可能高於部分內勤管理職位,「公司有三分之一的藍領技術人員收入比總經理還高。」

這個現象,成為Vento 在招募中階管理幹部時面臨的難題。現場技師往往不願接受內勤職位可能帶來的薪資減少或持平,即便可以待在陸地更好的照顧家庭,也不願從辦公室基層做起。因此,儘管產業普遍缺人,卻也不乏求職者抱怨難找工作。

偏鄉徵才與長期僱傭策略,培育風電產業生力軍

面對各種因素夾擊帶來的人才缺口,Vento 對於招募新血另有想法,首先從台灣東部或偏鄉地區徵才。楊豐遠說,偏鄉地區的年輕人通常較能接受異地工作,搬遷至高雄、台中、甚或日本工作,似乎沒有太大區別。於是,Vento 積極與偏鄉技職學校合作,向學生介紹風電產業,吸引新血投入。

在培育機制方面,Vento 創造內部專案機會,讓技師從碼頭安裝塔架法蘭、鎖固螺栓、或從物料倉儲進出貨工作等基礎工作開始,逐步接觸到風機保養、重件吊掛任務、重建更換、修復葉片、帶領小團隊等高技術難度任務。長期而言,Vento 培養技師深入特定技術領域,並在合適的時間引導他們擔任團隊領導角色。

「在Vento 工作的技師有機會在半年內經歷不同陸域風場、不同廠牌的風機,甚至跨足離岸與陸域風電,迅速累積豐富履歷,」他補充。針對中階幹部缺口,Vento 的策略是從新手開始培養,了解案場運作2~3 年後,再輔導轉任辦公室技術幹部。楊豐遠說,這種內部培養的方式,能確保人員對公司文化和工作內容有足夠認知,同時也能避免招募外部資深工作者可能帶來破壞薪資平衡的問題。值得一提的還有,在僱傭策略上,楊豐遠說,Vento 並非採用業界常見的專案合約制,而是採取長期僱傭制,當風場高風期來臨,無法出工時,給予內部或外部訓練,或鼓勵安排家庭旅遊,因此有助於提高人員穩定性與服務品質。

放眼全球市場,打造亞太人才輸出中心

目前,Vento 在台灣擁有超過60 位本土技術人員並不斷招募新血,加上來自歐洲的工作者,實際在各案場的技術人員接近150 名。他們不僅具備風力發電機專業知識,更擁有相關認證或專業證照。「Vento 大量投資員工取得證照,可能是目前台灣同類型公司中擁有最多證照與受訓認可的企業。」楊豐遠說,針對跨產業或新進初階人員,Vento 提供全面培訓,包括全球風能組織(GWO)的基礎安全訓練(BST)、基礎技術訓練(BTT),以及客戶端所需的特定風機或工項專業訓練等。同時,Vento 也規劃培訓本地進階人才,像是案場經理(site manager),就由來自歐洲、長期派駐台灣的高階主管或專案經理負責操刀並對剛進辦公室的技術幹部作教練指導,使新的生力軍未來能漸漸支援國內外的跨國人力風電專案。

楊豐遠提到,由於台灣市場規模有限,因此Vento預計將版圖擴張至亞太區的日本與韓國,目前已在日本實際開設辦公室。更長遠來說,Vento 規劃利用南北半球風季相反、時區差異不大的條件,實現全球資源調配,從亞太區支援南北半球專案。

近年來,Vento 已陸續養成台灣技術人員,開始將台灣同仁派往丹麥、瑞典、挪威、日本等地支援風場工作,也曾協助丹麥葉片工廠進行相關作業與駐地訓練。去年12 月,Vento 在日本開設分公司,也陸續將台灣人才送往日本協助風場建設與年度保養,支援當地陸域及離岸風電專案,未來期望能將台灣打造為人才樞紐,持續向亞太地區甚至歐美地區擴展服務。

 

 


閱覽全文請訂閱《WindTAIWAN》雜誌

★ 紙本雜誌 & 電子書 同步上架!

博客來   讀墨電子書  Google Play Books Apple Books

 

ERROR

程多銀,本又理臺觀雖書兒件型技作:會場夫火!的說案心然起受委全友兒等天軍樣打到離的樹於。

會員免費註冊

忘記密碼

輸入註冊時的帳號與email,重新設定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