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7 - 最新消息
台灣海洋重工船員培訓專題課程:離岸風電產業概論與職業前景
文
Chia-yu Chen 陳佳妤
「離岸風力發電工作船舶本國籍船員培訓計畫」第四梯次昨日(6日)於國立中山大學海工系正式開訓,今日(7日),培訓計畫特別邀請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行銷業務經理王振昌為學員們授課,介紹離岸風電產業基礎概念與職業前景。
王經理首先簡介「淨零碳排」(Net Zero)的概念,說明國際趨勢對於碳排的限制已帶來一波波能源轉型。回應國際趨勢,台灣政府也投入再生能源的發展,尤其專注於離岸風電的建設。2019 第一座商業風場海洋風場(Formosa I)在苗栗外海併網發電,提供 128MW 發電量,相當於每日可提供 12.8 萬戶的家庭用電。 2021 年,第二座台電一期風場併網,容量也有 109MW。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有別於 Formosa I 的單樁式(Monopile)水下基礎,台電一期使用的是套筒式(Jacket)水下基礎,相較於單樁式基礎,具有較高的結構勁度。在不遠的未來,2021-2025 台灣將增設 13 個風場,而 2026-2035 台灣更有望增加另外 30 個風場,可見風力發電在台灣的發展,有著無限的潛能。
綜觀台灣的能源發展政策,王經理首先從傳統能源說起,指出在現有能源組合中,傳統能源如液化天然氣與燃煤佔比仍然過高。就政策面而言,直至 2025 年,台灣若預期達到「非核、減媒、增氣、展綠」的政策目標,現有能源佔比就必須重新配置。屆時,液化天然氣將佔 50%、燃煤 30%,剩下 20% 的用電缺口填補勢必仰賴再生能源的開發與供應。在政治的意義上,提高能源自產,還有國安方面的考量。
聯合國下轄的跨國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釋出最新報告,2011 至 2020 年的全球地表溫度,已升溫近攝氏 1.1 度,距離目標的 1.5 度只剩 0.4 度的空間。能源轉型刻不容緩。能源轉型不僅是政府的責任,大幅度的轉型還有待企業配合,才能有效迎向轉型的成功。王經理介紹兩種國際上常見的綠色協議/準則,首先提及國際 RE100 大勢,根據這項綠色協議,企業必須公開承諾在 2020-2050 年間達成 100% 使用綠電,並逐年提出規劃、持續跟進。接著,說明聯合國宣布的「2030 年永續發展目標」,介紹 17 個永續發展項目的對應內容,同時特別指出該目標已是企業永續的最主要評斷指標。除了國際上的永續趨勢,台灣政府也提出「用電大戶條款」並已在 2021 正式上路,根據此條款,契約容量達 5,000 瓩以上的電力用戶須在五年內完成設置 10% 的綠電。台灣龍頭企業諸如中鋼、豐興鋼鐵等也逐漸表態,選擇向綠能靠攏。許多鋼鐵大廠也隨著政府前瞻計畫,開始投資風電產業。
台灣風電產業從陸域到離岸,走向也逐漸清晰。從過去風機在陸域開始建設、被視為嫌惡設施,到向海借地、往離岸環境發展,海上環境除施工難度較高之外,與陸域風場相較之下優勢明顯較多,除風力較強勁、風場規模較大、環境人文衝擊較小、運轉時間限制較少等利處,也無周圍 200 公尺無障礙物的限制。回顧台灣離岸風電發展來時路, 2012 年起,「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辦法」的公告,開啟往後的離岸風電產業發展,2013 三個示範風場包括海洋、福海、台電風場名單出爐、2015 年「離岸風力發電規劃場址申請作業要點」公開 36 處潛力場址、2017 潛力場址環評通過 19 案、直到 2019 年海洋風場 22 架風機也就是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正式施工完成。一年半載的時間,台灣離岸風電建立起規則、通過審查、甚至讓風場開始商轉。
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除政策支持外,還歸功於海峽特有的環境優勢。由台灣中央山脈與中國武夷山脈在台灣海峽上劃出一個「喇叭形結構」,這個結構形成天然的優質風場,平均風速可達 11.94-12.02m/s,是全球罕見的優質風場條件。而台灣海峽除了能形成有利風向之外,另一個關鍵為海底深度。王經理展示台灣西部海峽的海域地形圖,說明雲林以南水深過深,不適合風場建設。雲林以北則因有彰雲沙脊形成合適的海底深度,因此特別適合風場建造。
像這樣受自然環境眷顧的台灣,該如何繼續在離岸風電發展上站穩腳步?王經理表示,就鄰近國家的離岸風電產業而言,日本在船舶、重工業、浮式風機科研佔有領導地位、韓國則是有完善鋼鐵業支撐,即便台灣離岸風電發展在亞太地區目前仍是領先地位,但未來走向為何、怎麼明確定位,是個值得思考也急需盡快思考的關鍵問題。風場搶先亞太鄰國的開發速度,是台灣必須持續守住的優勢,未來風場的經營管理,則是可行的方向。最後,王經理也介紹離岸風電「國產化三階段」,包含第一階段示範獎勵、第二階段潛力場址以及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並指出目前眾所注目的區塊開發商選時間訂於 2022 年第三季,屆時開發商的競標價格,將會是另一個重要的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