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5 - 政策解析

國海院打造認證標準培養人才 落實運維本土化讓產業永續 By 主訪/ 吳心恩 撰寫/ 施美旭、劉佳瑜

海洋委員會之國家海洋研究院(以下稱國海院)於2019 年成立,作為海洋委員會的所屬機構,國海院負責海洋政策規劃、資源調查、海洋科學研究產業及人力教育訓練、管理認證等業務,其目標為讓大眾瞭解我們所處的海洋環境,以及讓臺灣周邊的海洋資源能被善用與善待。而離岸風電就是依靠海洋資源發展的產業之一,本次專訪國海院邱永芳院長,一探國海院在離岸風電產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如何協助產業發展。

 

培養人才因應2025 年後將進入運維高峰

隨著臺灣離岸風場的建置逐漸步上軌道,邱永芳認為,離岸風場的營運與維護將成為接下來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他表示,臺灣離岸風電2025 年以後將進入運維

的高峰,如何讓國內更多人才與廠商參與這塊領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然而現階段離岸風場的建置多是來自國外的技術、投資或公司,針對國內離岸風電產業鏈廠商的標準主要也以國外的認證、技術為基礎,因此他認為建立本土的運維體系也是國產化非常重要的一環。多數的離岸風電廠商來自歐洲,但是臺灣的海象和地質卻跟歐洲大不相同,若外商僅藉由過去歐洲的在地經驗來承接臺灣風場運維,明顯不足也難以符合臺灣現況。

 

「國海院的重要任務就是培訓、產業發展研究,以及海科研的整合研究。」邱永芳表示,離岸風電產業要永續發展,運維的部分相當重要,產業鏈的部分由經濟部統籌,而海上技術與安全的部分,就由作為國家海洋智庫的國海院來盡一份力,共同參與扶植臺灣的離岸風電產業。

 

協助建構臺灣本土運維能量是目前首要之事。而要長久發展本土運維體系,人才的培養相當重要,邱永芳表示,臺灣的天然條件是臺灣很好的籌碼,若2025 年順利達到3.5GW 的目標,大約將有七、八百座風機佇立在海上,一座風機至少兩年維護一次,一年也要維護至少維護三百座,加上氣候與海象,能工作的時間大約落在三月至九月間,冬季因為受東北季風影響,要維護就困難了。若這些專業檢測人員與船舶人力都要從國外進來,相較於本土人力,其成本與困難度都相對高很多。「若無法信任自己人,那運維的能量就會減弱,只要有專業的培訓,臺灣人才的競爭力是強的!」邱永芳對國內人才深具信心。

 

船員與潛水人員需求量大增

運維所需人才類型眾多,就國海院的範疇,邱永芳認為,目前運維人才需求量較大,也嚴重缺乏的,大概可分為船員與潛水人員。船員的部分,邱永芳建議可從漁業...(未完)

 

閱覽全文敬請訂閱:《 WindTAIWAN10期雜誌》

1.由官網訂購:www.windtaiwan.com

2.直接填寫訂購單:https://bit.ly/3FX03Wt

ERROR

程多銀,本又理臺觀雖書兒件型技作:會場夫火!的說案心然起受委全友兒等天軍樣打到離的樹於。

會員免費註冊

忘記密碼

輸入註冊時的帳號與email,重新設定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