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5 - 產業動態
台船轉型營運轉盈 台蝕組隊進軍運維市場
文
陳妍伶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船公司),於今(15)日在高雄廠大禮堂,舉辦民營化13周年廠慶。110年度累計至11月底,自結損益約為400萬元,將朝終結連續五年虧損、今年轉虧為盈的目標邁進;除了為離岸風電海事工程國產化打造之Green Jade預計在2022年底完工,台船防蝕團隊也將組團進軍運維市場,為三年後上市上櫃的目標努力。
台船暨台船環海董事長鄭文隆說明:「台船民營化已13年,經過辛苦的這一年,在各方期待與台船員工的努力,台船將終結連續五年的虧損、轉虧為盈,感謝辛苦的同仁;目前台船的許多業務都與歐元相關,面對不斷升值的歐元,台船團隊依舊克服困難、持續進步。」
台船防蝕總經理陳秋妏提到:「台蝕除了做塗裝,更要做本土化的綠能轉型;做興達海基的六座套管式基礎、協助台船建造屋頂式太陽能減碳、組M-TEAM預備進行三年後的風電運維,還要跨足營建領域,未來的台蝕會一步步完成這些工作,達成三至五年後上市櫃的目標。」
台船環海副執行長郭坤成表示:「大型浮吊船翡翠輪預計在2022年底到2023年初交船,除了積極爭取2035年之後的業務,2022年5月會與第三方合作展開彰芳西島的風機安裝作業、2023至2024年由翡翠輪執行海龍及中能的水下基礎及風機安裝。」
轉投資事業多元並進 離岸風電在地化最大助力
台船轉投資公司台船防蝕,今(110)年接受興達海洋基礎(股)公司委託,完成台灣首座在地化套管式水下基礎座(Jacket)防蝕塗裝工程,實現百分之百本土製造的離岸風電水下基礎。
台蝕公司配合國家綠能政策成為水下基礎(Jacket)塗裝的最大本土供應鏈,與此同時轉型升級塗裝工藝,奠立台蝕公司於綠能產業發展基礎及跨足離岸風電新的里程碑,預定 110年底將6座水下基礎座全數如期交付業主,明(111)年再度攜手共進合作中能案。
台蝕公司營運策略致力轉型並多元發展,組織新增對應單位成立營建專案部門,將現有業務觸角延至營造業,結合母公司能量,統籌鋼構、機電、防蝕、油漆、太陽能等資源,發展廠房建造、員工/自用住宅、漆料代理等項目,這將有效挹注台蝕公司業務範疇,創造新型態之獲利模式與成長空間。
轉投資公司台船環海於12月6日與第一商業銀行共同宣布已達成首宗透過國家融資保證機制誕生之聯貸案,此為台灣第一家在機制下取得聯貸之離岸風電海事工程服務公司,貸款規模為2,990萬歐元,由台船環海公司與主辦銀行第一銀行以及其他六家參貸銀行攜手合作,順利為執行中能離岸風場水下基礎運輸與安裝一案取得工程融資。
中能離岸風場是由中鋼公司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共同開發,併網容量為300MW,是政府離岸風電第二階段產業在地化項目之一,台船環海所承攬之工程項目將為其建置31座離岸風場水下基礎,該風場預計於民國112年春天開始施工,並於民國113年前將完成併網作業。
此外,台船環海亦於108年10月21日與海龍風場簽訂大型統包工程先承攬,預計建置風機73支、海上變電站基礎安裝工程等相關業務,預計於民國115年完成作業。台船環海在擁有「本土海事工程公司」及「本土建造、本國籍之翡翠輪」之兩大在地化優勢帶動下,期能為未來的台灣離岸風電海事工程及風電產業做出貢獻。
離岸風電海事工程國產化 Green Jade預計2022年底完工
Green Jade「翡翠輪」自109年9月開工,已於今(2021)年3月舉行安龍典禮。台灣首艘自建的全迴旋大型浮吊船,具備高性能、高裝載能量、多功能之革命性主力風電工作船,搭載4,000噸等級大型吊車、DP3動態定位系統,提供使用者進行新型水下基礎和新世代大型風機之運輸與安裝作業。
Green Jade「翡翠輪」各項建造工程正在加緊作業中,完工後將陸續投入中能及海龍等離岸風場。配合政府政策方針,台船環海積極落實本土化政策,此艘風電工作船在台灣進行設計建造,完工後將隸屬於國籍輪,並配置國籍船員,彰顯了台船環海對台灣、甚或是亞太地區離岸風電發展的絕佳信心。
教育部實習船開工 奉獻海事教育
台船公司除了建造各式大型商用船舶及公務船之外,今年更跨足建造海事教育實習船,由教育部委託新建之海事教育實習船,今年12月3日正式開工,全案預算15億5700萬元,預計汰換使用近27年的育英二號。
未來新的海事教育實習船總噸位預計是育英二號的3倍;可搭載的人數也從108名提高到250名,增加了1倍;還設置了體育室、自修室、會議室、電影院,供教學和休閒使用。為了讓師生們能有更安全舒適的環境,採用主動式穩定翼系統來減輕實習船因風浪造成的橫搖情況,並採用符合SOLAS的客船要求艙區劃分及破損穩度。在追求舒適安全之餘,台船公司也考量到環保的問題,配置低壓脫硫塔設備,並預先規劃由柴油轉變為雙燃料(Dual Fuel)驅動的改裝空間,讓這艘海事教育實習船能更有進化的餘裕。台船公司作為國內造船龍頭,攜手與教育部及各大海事院校合作,一同培育更多海事方面的人才和菁英,為台灣的海事教育奉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