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0 - 專欄主題

【涅普頓專欄】台灣要的是綠電 還是綠能產業? By 涅普頓

 

隨著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辦法的草案公告,原先就充滿話題性的國產化議題再次浮上檯面,背後除了本土廠商的期待,其實也顯示政府在綠能政策推動的難解之題。

 

回到綠能推動的初衷,再生能源的發展是為了因應全球氣候變遷,透過降低石化燃料的依賴,降低發電過程的碳排。台灣更將再生能源的發展列為非核家園政策的其中一項重要發展政策,同時也期待再生能源的推動降低整體對於石化燃料的依賴進而改善長期以來的空污問題。然而綠能的推動還有一項長遠目標,那就是因應未來應鏈綠化與歐美擬徵碳稅,出口廠商須採購綠電以面對此新形態的關稅壁壘 。  

 

除了台積電在2020 年完成全球最大綠電採購案以外,新聞也不難看到如Google與Apple等大廠收購綠電的消息,相關新聞都顯示了再生能源重要性大增以及綠電是未來製造業決勝關鍵所在。簡而言之,越容易以越低成本取得綠電就能確保未來在國際市場的外銷競爭力,由此看來,綠電的發展應該聚焦在「能源政策」的本質,也就是根據未來需求擘劃建置足以供應在地使用者所需的可靠能源。    

然而離岸風電扮演再生能源要角,再台灣被賦予額外的期待:促進在地產業發展。 

 

此一期待並不過分,畢竟國際間離岸風電的後起之秀,如先前的英國到現在後起直追的美國都要求開發商在風場的規劃、建置、運維必須符合一定比例的在地採購。大家一定好奇,如果在地化的要求是國際常態為何仍引起爭議?筆者認為,當前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遇到的問題可歸結為三大面向:  

 

1. 對於國內產業能力的理解不足  

 

離岸風電推動初期,政府秉持著市場換取技術的想法,期許能夠透過風場開發促使外國相關供應鏈與台灣廠商合作以達成技術移轉。然而在推動之前,相關單位並未檢視在地廠商現有技術水準。  

或許是希望雨露均霑,相關國產化方針制定初期,政府單位希望國內各產業都能受益於離岸風電的推動。但人人有糖吃且未盡到充分把關的結果,就會造成關鍵項目資源不足。這邊所謂的關鍵項目是指台灣在國際市場已具備相當競爭力,僅需增加投資提升技術、人才培育、累積離岸風電產業實績即可跨足風電市場的項目。以造船與鋼構生產來說,現行國內廠商本來就鮮少有供應天然氣石油產業的經驗,遑論技術與品質要求更高的離岸風電。  

 

細數離岸風電推動至今國內供應鏈的成績單,具體項目如風機或是管架式水下基礎(jacket foundation)所交出的成績單都僅是零件供應或是在地組裝,期間更傳出焊接技術不足以及被砍單的窘境,原先被列入發展主要項目的海纜製造,更是未見成果而多數由韓國廠商得標生產,然而至今卻未見國產化政策提出具體的修正或是項目調整。  

 

"自知乃是力量的基石”,若無法有制度的盤點既有國內各項目水準與產能,國產化勢必會以贏了面子輸了裡子的方式收場,待台灣風場建置完畢,政策保護傘收傘,相關供應鏈更無法如眾所期待的與國際競爭,這將枉費我國推動離岸風電所花費的時間與金錢。

 

2. 低估產業常態和國際局勢的連動性  

 

我國離岸風電國產化這種萬箭齊發式的設定,其實是罔顧當前各國家與區域生產優勢,執意要台灣在離岸風電多數項目都落實國產化,此舉在當前國際市場實屬罕見。

  

以水下基礎製造來說,離岸風電發源於歐洲,商業化至今約有20多年的歷史,不難理解相關的產業鏈勢必已扎根歐洲諸國。即便後期因為成本考量,逐步轉單至具有生產天然氣石油設備基礎的中東與東南亞國家,其設計與生產規範依舊是走歐洲系統。台灣雖有建造鋼構與商船的相關經驗,但幾乎未曾有過參與離岸天然氣石油設備的建造,即便由國營事業帶頭投入,要在短短的5年內力拼既有之歐亞供應鏈勢必得面臨巨大的技術與資本挑戰,這之中還未討論政府對於各水下基礎製造廠商所訂立國產化標準不一的問題。 

 

以風力發電機組而言,雖然台灣確實有能力供應部分零件,然而未正視既有專利問題以及技術提升成本效益問題,將造成在台組裝完成之離岸風力發電機組成為「台灣限定款」,相關供應鏈在未來進軍國際市場將備受考驗。然而這些台灣限定款風機未來如果有什麼問題,其後果卻是由台灣在地人民所承擔。台灣重大交通設施之關鍵項目如高鐵車廂與系統等都需對外採購,即便能源項目的火力發電機組也都常態由美、日等國輸入,為何在離岸風電部分卻要求若實其中各部件的在地生產實在令人費解。 

 

以海工船舶而言,極力鼓吹船舶在台製造,實則漠視現行國際造船多以東南亞及中國等造價具競爭力之供應的為主之現實,此舉將造成在台所建造之船舶注定回本困難。海事工程之重點在於施工服務,船舶僅為載體,當前國際之大型海事工程廠商都未在自己的國家建造大型船舶,但靠著委由他國製造的設備卻在世界各地建構起各式各樣的海上工程,因為相關船舶的市場屬於寡占,以現行足以安裝14MW以上的風機安裝船來說,全世界目前僅不到10艘。

 

用簡單的概念來說,想開設經營自己的航空公司為何還要去投入飛機的製造,應該著眼的是商業經營模式與後勤維修技術,讓在地海工服務可以透過離岸風電的參與而走向國際市場。  

當前台灣推動離岸風電推動之際,恰逢新冠肺炎爆發以及國際政經情勢動盪,各國紛紛投入新局勢的貿易戰以及後疫情時代的復甦計畫。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選擇強行推動產業高比例的國產化計畫,無疑讓政策推動困難度增加,此舉不但將引起多數開發商所屬國家的反對,也勢必將引起亞洲其他預計投入離岸風電建置國家既有供應鏈的夾殺,畢竟離岸風電是區域型經濟合作的產物。 

 

3. 未正視推動綠能建設的最終目的  

 

再生能源的建置是為了後續綠電的供應,以此確保我出口產業的競爭力。然而錯誤的國產化政策則是墊高了未來我國國內的綠電價格。近年來國際間標竿企業紛紛加入 RE100,宣示未來將 100% 轉用綠電,去年台積電更完成全球最大綠電採購案,台達電集團更宣布再生能源使用率已達45%,再生能源背後的商機與潛力,再度讓「綠電」、「再生能源」成為廣泛討論的議題。  

 

年底外界曾質疑風力發電要花二兆,而且由全民負擔。當初政府拿出數據澄清謠言,離岸風電成本會隨著市場發展跟技術成本調降,不僅省錢還能倒賺更減少汙染。同時也表示離岸風電是把錢留在台灣,綠能不只是趨勢,對台灣更可帶來實際效益。當時的這個說法無疑是將能源政策與產業政策(國產化)掛勾在一起的開端,雖然這樣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究竟這些留在台灣的錢是淨流入的資金還是左邊口袋進右邊口袋的狀況,這是政府應當把關以及清楚向大眾說明的重點。 

 

離岸風電在過去一年間被廣泛討論,股票市場更是吹起了一波風電概念股的投資風潮,然而就在一片歡騰的背後,卻沒有人仔細思考到底有多少國產化是真的可以被落實並且穩定發展的,也沒有人去意識到倘若這些國產化僅是我們自己向未來國內綠電收購者課徵國產化補貼而來的,那我們是否其實是犧牲台灣未來的競爭力?簡而言之,這些額外付出的成本其實是拿未來我國出口產業如半導體業等高科技產業要收購的綠電價格來填補這些缺口。試問:為何催生離岸風電的代價必須是犧牲未來我國高科技產業?  

 

國產化並不是一直站在便宜綠電的對立位置,英國的案例常被引用,透過離岸風電的建置進而發展在地產業與港口基礎設施改造,包含透過資金、技術和各種策略來打造國內產業供應鏈,以設法降低離岸風電成本,並創造國內就業市場。其實關鍵在於英國清楚的設定他們是要先將離岸風場建置起來之後再逐步要求在地化要素的落實,在建置的過程中,英國官方也不斷的盤點國內能量,進而推動原先就具有基礎的葉片、海纜、運維服務等項目落實國產化,而後更確實地打入國際市場。 

  

結語

 

國產化讓人回想起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棉紡織業,棉紡織業在發展初期受到英國政府的關稅制度保護,政府亦同步為本國工商業尋找海外市場,把從各方面集結而來的財富,絕大部分都用作生產性投資,以轉換為再生產的資本。後面的故事應該大家都知道,財富累積讓設備研發與升級,蒸汽機等動力設備的應用讓英國國力強勁、催生近代世界生產模式的雛型。  
 

台灣不是英國,棉紡織業的複雜性也不如離岸風電,然而政府培植在地產業發展以及妥善配置資源的道理是一致的。  

 

發展綠能是當前仰賴能源進口的台灣必走的道路,再生能源產業的建置也是為了將來綠能碳稅的充分準備,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的強勢產業如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保有絕對的競爭優勢。然而,我們也必須把握離岸風電發展所帶來的產業升級與就業機會創造,但基於該產業既有供應鏈的存在以及區域合作的特性,台灣就必須將有限的資源以及難得的發展機會配置在我們相對具有競爭優勢的項目上,例如剛剛提及的商業經營、風機運維、船舶製造等,結合台灣既有的工業基礎,再輔以新進製造的知識。如此一來,台灣就有能力在離岸風電業的發展佔有一席之地,不僅能享有並且供給綠電,更能實際的打造綠能產業。

ERROR

程多銀,本又理臺觀雖書兒件型技作:會場夫火!的說案心然起受委全友兒等天軍樣打到離的樹於。

會員免費註冊

忘記密碼

輸入註冊時的帳號與email,重新設定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