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6 - 產業動態

從禁伐邁向種碳的原住民土地 立委召開公聽會推動「原鄉碳匯」 文 黃安鈺

立法委員伍麗華於 2 日召開「從保留、造林、禁伐邁向種碳的原住民族土地:原鄉碳匯 ESG 公益平台」公聽會。圖片來源:立委伍麗華研究室

 

台灣原住民保留地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當今新興的「碳交易」要如何共處、共榮成為重要議題。立委伍麗華於 2 日召開公聽會,提出「原鄉碳匯」的概念,期待讓原住民的寶貴土地創造更全面效益。

立法委員伍麗華於 2 日召開「從保留、造林、禁伐邁向種碳的原住民族土地:原鄉碳匯 ESG 公益平台」公聽會,召集了環境部、金管會、經濟部、原民會及農業部,希望廣納原住民族與專家學者意見,一同探討政府部會應如何協助原住民族參與及發展自然碳匯。

原住民保留地上的山林濕地是發展自然碳匯的重要來源,若匯集 2 萬公頃發展自然碳匯,2030 年可望提供數十萬至上百萬公噸的碳匯。伍麗華指出,現行原住民土地使用的「禁伐補償」,對土地資源利用只有帶來基本保障,無形中也限縮了其發展空間。

伍麗華說明,《氣候變遷因應法》第 5 條強調淨零轉型兼顧環保、經濟發展社會正義與原住民權益,政府應與原住民族共同推動及管理原住民族地區內之自然碳匯,此相關權益應與原住民族共享。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說明,透過「原鄉碳匯 ESG 公益平台」的媒合,可對接企業與原住民族的組織與合作社,也能藉此投入自然碳匯的行動。

伍麗華研究室指出,這次公聽會的目的是讓政府單位初步理解族人的想法,也搭配專家建議,會後也接到很多回饋,包含族人跟企業方都希望能辦更多場繼續討論,可見此議題的重要性。未來除了要求行政機關針對 ESG 的治理機制,去鼓勵企業與原住民進行合作之外,也會要求部會針對現行提議來做原住民山林地的資源規劃。

碳權和碳匯的價值計算有對應標準,因此不能夠想單靠「種碳」發財,如何透過現有農林作物在增加更多碳匯、有利企業減碳的同時,也提升作物的經濟附加價值、創造雙贏,將會是未來「原鄉碳匯」的發展重點。

ERROR

程多銀,本又理臺觀雖書兒件型技作:會場夫火!的說案心然起受委全友兒等天軍樣打到離的樹於。

會員免費註冊

忘記密碼

輸入註冊時的帳號與email,重新設定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