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3 - 最新消息
640 MW 雲林離岸風場 80 座水下基礎全數安裝完成
By
黃安鈺
雲林離岸風場 80 座水下基礎全數安裝完成,為台灣首座國產化自主承諾項目完整達標的風場,專案團隊進入最後完工階段。圖片來源:天豐新能源
允能風力發電今(23)日宣布,雲林離岸風場成功完成全部 80 座水下基礎安裝,進入最後工程安裝階段,專案團隊將與供應鏈夥伴合作,力拼 2024 年底前完工。
雲林離岸風場是台灣首座完全達成國產化自主承諾的風場,完工後總裝置容量將達 640MW,為國內第二大風場。目前已完成 80 座水下基礎和 68 座風機的安裝,其中 52 座風機已併聯台電電網發電。風場亦完成 56 條陣列海纜及 12 條輸出海纜的鋪設,正式進入最後安裝階段。
開發商天豐新能源的全球執行長派崔克.拉莫斯(Patrick Lammers)表示:「水下基礎安裝全數完成,展現出雲林離岸風場邁向完工的重大進程,我們由衷感謝台灣政府的支持。天豐新能源一步步締造工程里程碑、排除萬難完成財務重整與國產化成就、致力實現綠能淨零與自然共存,這是我們對台灣能源轉型說到做到的承諾。」
雲林風場的最後工程階段主要包括剩餘 12 支風機的安裝及全數併網。業界人士指出,允能克服了疫情和財務重整等挑戰,專案團隊憑著使命感加快工程進度,並透過優化工法來縮短工程時間。
除了選商階段承諾的國產化項目外,雲林風場也完成了其他本土化措施,成為台灣首座國產化自主承諾達成率超過 100% 的離岸風場。關鍵國產化項目包括由台塑重工和俊鼎機械承攬的 40 座單樁和 40 座轉接段。專案團隊與駐台的歐洲技術專家合作,優化製程並縮短生產時間。
雲林離岸風場創下多項在地供應鏈紀錄,包括台灣首個成功的水下基礎國產化項目、首個提供駐廠技術協助的風場,以及首個在台灣建造離岸風電人員運輸船(CTVs)的風場。
此外,雲林風場在綠能發展與生態保育上也有卓越表現。自 2021 年起,天豐新能源支持了「黑面琵鷺 GPS 衛星繫放計畫」,透過太陽能 GPS 發報器追蹤其行為和棲息路徑,至今已發現 10 處新棲地熱區,並記錄超過 100 條飛行路徑,成為全球擁有最多黑面琵鷺飛行數據的資料庫。
雲林離岸風場距台灣西海岸約 8 至 17 公里,設有 80 座風機,發電量依據兩份為期 20 年的購電協議供應台電。自 2019 年起,雲林專案獲得台灣及國際銀行與出口信貸機構的融資支持。風場完工後,裝置容量將達 640 MW,足以提供超過 60 萬個家庭的潔淨能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