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 - 最新消息

【WindTAIWAN雜誌第五期】GE Renewable Energy Grid Solution 在臺的挑戰 與經驗 - WindTAIWAN專訪奇異電力解決方專案總監洪世宇 文 WindTAIWAN

 

 

臺灣致力成為亞太綠能發展的中心,然而在技職人才培育上,以及如何在國產化與吸引國外技術資金之間求取平衡,仍是眼前有待解決的課題,臺灣奇異電力電網 部 門 (GE Renewable Energy Grid Solution, GE-GS Taiwan) 專案總監洪世宇臺灣奇異電力電網 部 門 (GE Renewable Energy Grid Solution, GE-GS Taiwan) 專案總監洪世宇道出他對臺灣再生能源發展的看法。這位曾經參與位於臺灣、中國大陸以及越南的工程專案,包括天然氣、汽電、核能、太陽能及風能等電廠業務的資深專業經理人,透過他在臺灣超過廿年的輸配電網佈建相關經驗,帶我們從不同角度來看臺灣離岸風電目前的機會挑戰。  

 

洪總監認為,將國產化設定為進入本地市場條件的臺灣政府,或許能借鏡英國採取對技術及資金自由流動的政策,來達到鼓勵並培植本土供應鍊的真正效益。英國現今引領全球風電發展,而離岸風電便佔了該國總發電量的百分之十 。洪世宇亦透露台灣奇異電力曾向台電提過「自用供電往北送」的建議,希望能增加中南部離岸風場往大臺北地區的輸電穩定度。  

 

目前 GE-GS Taiwan 在臺灣的主要客戶與業務為台電的輸電、發電系統以及再生能源,另也有涉及GE 平行事業體的電廠專案工程。奇異的電網事業遍佈全球,透過數十年的經驗和技術解決電網相關的挑戰,並致力於加速電網技術邁往更永續、更穩定的網絡系統。  

 

談到臺灣離岸風電,洪世宇表示,「在臺灣,我們所進行的業務屬於統包承攬 (EPC Services),也就是從設計、建置到終端的服務,我們自己也有服務部門,提供客戶從“A to Z”全方位電網解決方案。」  

 

GE-GS Taiwan 基於其專業與經驗,從 2015 年就開始參與臺灣離岸風電的發展和營運,並討論可能涉及的各個面向,且在第一階段招商階段就與開發商有所交涉,從風場競標及投標階段就與多家開發商合作 (co-work),協助開發商理解與符合風場投標的要求。  

 

許多國外離岸風電廠商來臺後發現兩大困難,第一是尋求在離岸風電相關專業與經驗上能夠符合他們工程標準的臺灣廠商,第二則是相關人才的短缺。  

 

因此,洪總監也表示,「真正的挑戰是在專案合約開始執行之後。」  

 

環境、安全與衛生   

 

臺灣政府規劃透過發展風能與太陽能,將再生能源佔比於2025 年提高到全國總發電量的百分之二十,以期降低對核能發電的依賴,屆時再生能源總計大概20GW,約為 2018 年的五倍,2025年之後的十年預計再增加 10GW。  

 

在臺灣政府開放外商進場競標的同時,也提出相對嚴格的本土化要求,以協助國內廠商在國內外市場上競爭。洪世宇表示,自己完全

能理解臺灣政府希望能夠提升本土廠商在離岸風電上的實力,但或許也要考量到,國內廠商在技術及融資管理上與歐洲廠商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  

 

GE 雖為美國企業,但其電網部門總部則座落於法國巴黎,因此有許多和歐洲廠商的合作經驗。在臺灣進行專案規劃與執行時,也嘗試

採用相關的發展經驗,但洪世宇指出,歐洲的經驗在臺灣並不是那麼「好用」。  

 

「第一是工安。我相信目前現行所有廠商在執行與風場開發相關的合約,一定每一個都面臨嚴格工安的挑戰,依目前的風場開發的環境跟狀況,或說是再生能源相關的專案,大部份執行的區域都在中南部,而當地的工安品質,嚴格來說比北部工安的品質差一點,我們面

臨的工安挑戰是很高的,而這部分沒辦法短時間解決」。  

 

開發商看重商譽,所以會著墨於工安問題,以維護良好投資名聲,因此執行合約時,多會把工安列為重大要求。然而臺灣中南部的工安標準,不若北部的工程有較高的標準。洪世宇以其所帶領的工程團隊執行的陸域變電站工程為例,營造廠僱用的工人通常未接受較完善的工安訓練,以致於對專案工程合約的執行過程帶來不少挑戰。「雖然可以期待臺灣廠商提升工安品質,但難以在短期內見到下游廠商達到合約要求的工安標準。」  

 

此外,以工安標準來看,即使臺灣大型公共工程的營造商,其工安標準與歐洲商仍有差距,包含工安水準、工安工法的認知。「工程規模夠大才能在臺灣找到高規格營造商,而目前臺灣離岸風電陸域專案的規模並不若以往建設捷運或是發電廠,工程金額相對不大,一級營造商參與意願就比較低」但洪世宇強調,由於 GE 同時做發電,並進行許多相關業務,因此在發電業務上可以找到排名較前段的廠商施作。  


所以,土木建造的工程品質與專案規模以及營造廠達到國際工安要求的能力息息相關。  

 

離岸風技術的門檻  

 

洪世宇進一步指出,離岸風電的投資與管理重視時程與精確性,這是臺灣廠商另一個要再加強的能力。有一方面是使用的管理工具不好,另一方面是時程管理的人員素養不足,這使得整個專案管理團隊更難決策,而國際所使用的管理工具在臺灣仍不普遍。「技術人員要有足夠的專業技能去操作管理工具,但相關訓練課程仍然有限。雖然我們一直以來都會要求廠商開始逐步學習,但這無法一蹴可即。」  

 

依循管理的脈絡,洪世宇指出臺灣的電業面臨大專院校與訓練機構課程設計的問題,因為目前國內並沒有一個針對電業成立的獨立科系。換言之,臺灣發電業並沒有對應的人才庫。他建議,可以納入電業相關的維護營運課程,以及與電專案工程有關的融資、行銷與溝通的訓練等。  

 

洪總監表示,現行臺灣雖有風電管理的人員訓練,如臺中、高雄的 GWO 訓練中心,但它的訓練比較專注於離岸風場,而不是整體的發電行為。他說,政府也許認為臺灣在陸域工程已在累積了一些能量,但相關廠商仍需對發電行為進行一個整體思考。就他所知,臺灣僅有台電具備相關的電網知識並進行電網研究。  

 

「目前相關的技職訓練有一些斷層,很少人會以較為整體脈絡去理解發電行為」。因此,在進行發電的系統性研究 (systemic study)上,缺乏相關的設計及預測的人才。「風場行為分析、管理以及預測等,並不僅僅是『陸域工程』,而是一種『電網知識『(grid networkknowledge)』」。他又指出,要電網市場中勝出,必須能夠掌握到對的日期時間把對的發電量輸送到對的地方,這就是為何臺灣目前重要的風場專案開發管理層都是具有相關實務經驗的外國人才。  

 

總而言之,洪總監認為,再生能源的專案開發不只是離岸風場的建造,也需要在一個更大的架構下來看電力輸配的網絡,以及對電網有效管理和預測的能力,而臺灣距離培養完備的管理人才還有距離。

  
雞生蛋、蛋生雞的本土化難題  
 
對於離岸風電發展所面臨到的本土化要求,洪世宇認為,除了給本土廠商機會外,也要培養他們踏出國際的實力,因此需要具備足夠經驗的人,培養一定基礎和經驗的人組成國隊,能夠帶領團隊在國際市場上競爭也許是比較實際的作為。  
 
然而要在替國內有潛力的廠商提供機會與對外國投資公司提高要求之間求取平衡,臺灣政府必須同時處理和應對多重的對價關係。  
 
洪 總 監 舉 例, 雖 然 GE 具 備全 球 大 型 風 機 製 造 與 生 產(12MW),但卻步於臺灣政府的國產化要求。再以 GE-GS Taiwan 在臺執行的離岸風陸域工程為例,大部分的重電設備都是跟國內廠商採購,如電線電纜等、大型變壓器等,也把一些設備組裝的業務發給國內長期配合的電機廠商。「該案對國產化的要求很高,遵照政府政策向國內採購,將近 96% 的工程合約金額投資在國內」。  
 
這樣的本土採購要求增加了專案工程的複雜度,因為有些國內較不成熟的技術,比如說控制系統以及較為先進的保護電繹等,都是離岸風場的心臟,在臺灣目前都較難取得。
 
所以他強調,除了提供機會給國內廠商,培植他們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也非常重要。然而,臺灣很多國內廠商仍有著傳統代工的思維,只著眼於整個價值產鍊的一部份,因而陷入洪總監所說的「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之中。「政府雖想做餅給國內廠商,但他們也會猶豫投入的廠房成本,是否能夠順利達成金流平衡。」  
 
臺灣市場夠大嗎?
  
洪世宇進一步指出,臺灣再生能源市場目前能否形成足夠規模仍是未知數,所以或許能考慮不「不」進行國產化的優勢。以目前第三階段規劃的每年釋出 1 GW 為例,除以現在的風機裝置容量(10MW),約需要 100 支,在國際上而言,並不是非常大的市場,而每次投資回饋期大概 5 年,以 100 支風機分攤五年的投資回饋,然而完工後,可能就已經是下一個 5 年的循環。若不進行國產化大約 3 年就可以建置完畢,以投資角度而言,5 年與 3 年財務模式有很大的差別。  
 
在這樣的情形下,國內廠商如何「迎風而上」,壯大成為國際供應商,仍待商榷。  
 
從另一方面來看,臺灣若仿效英國開放相關技術資金自由地進入國內市場,或許更能加速市場規模的成長,並間接地增加外資以本地產品取代進口產品的投資環境。洪世宇舉例,奇異電力過去也依循著前述步調執行電廠的建設,慢慢地尋求本土業者,將需求轉往內部,後續臺電也開始要求徵選國內廠商,而 GE-GS Taiwan 也協助篩選合格廠商,逐步提升國內產業品質,帶動國內設備的使用,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這種模式若能開始進展,會出現滾雪球效應。他指出,如果市場開放足夠,國外廠商投資能量就很可觀。達到一定市場量後,就會由量變帶來質變,本地就會產生連鎖效應。」
  
 
他又指出,由於奇異已經深耕臺灣近 20 年,與臺電磨礪多年,但其他不熟悉臺灣電業環境的風機廠商進入本地市場門檻就會比較高,而且國際間還有其它更具規模的市場能夠以相對低的成本吸引他們。他推估,在臺灣執行 1 GW 的專案,比起在英國, 同樣的規模可能需要 1.3 到 1.5 倍的投入。  
 
建置海上 HVDC
  
洪世宇認為另一個與臺灣離岸風電發展相關的重大議題,就是高壓電直流輸送 (HVDC),這條海底電纜能將中南部離岸風場所產生的電快速而穩定地輸往北部,解決現下
的輸電瓶頸。若政府提供足夠的誘因,私人企業或許能引進部份的資金。  
 
這樣的輸電需求和臺灣的地理位置有關,因為很多電廠座落於南部,而用電集中區域在北部,形成現在南電北送的情形,加上地處地震帶,輸電系統就必須更穩定,才能降低對供電的相關干擾。「目前風電產能集中在中部,但現行的系統有輸電瓶頸,短期內難以解決。」  
 
他進一步表示,「我們曾向有關單位提出『自用供電往北送』的想法,主要是建造一個海上 HVDC直接連結北部核四的升壓站。」 (核四升壓站本身具備 1.5GW 至 2 GW
的空間 )。第三階段釋出開發量是每年 1 GW,自建一條 HVDC 的「高速公路」比較合理,若把接下來陸續釋出的發電容量放在目前既定的電網輸送,會非常耗時。  
 
他 又 補 充,HVDC 輸 電 系 統亦可作為一種備源,避免像臺灣九二一大地震時全臺大停電,臺中地區電塔倒塌,造成全國斷電的問題他也贊同國家的輸電系統皆需由國家管理,畢竟是國家資產與安全問題,但他也認為再生能源因為開放外來技術資金進行開發,應相對屬於例外。  
 
目前臺灣採用的是分散輸電系統 (Distributed Transmission System,DTS),亦即發電廠分散輸出至中南部的大型升壓站,單次連結 1 GW地分散輸電。洪世宇也分享過去 GE 在德國北海與韓國,建造大型離岸 HVDC的經驗。  
 
他指出,HVDC 基本輸電規模以 1GW 甚至 2GW 計算,輸電功能效能極高,而中部到北部大概是 250 公里的路線。「就離岸風力來說,臺灣在東亞已累積一些成果,我們相信應能夠擴大推廣到全球市場」。洪世宇也以實際的角度來說明,相關輸電的案例必須透過政策面去探索、研究各種可能性,而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打造一條能夠將綠電輸入既有電網的「高速公路」。
 
風電人才不足 借鏡半導體產業  
 
放眼未來,洪世宇點出臺灣若要在全球再生能源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正視風電人才不足的課題。而這必須多管齊下,包括引進新的大學課程、留住資深的專業人員、以及加強產官學之間的合作等配套措施。目前國內雖有公共工程管理的訓練,但仍以營建管理為主,並無發電業的管理人才和訓練。  
 
洪總監認為,臺灣人才市場上真正理解發電的輸電行為僅佔 5%,而且成長的跡象不顯著。他以臺灣發展半導體產業為例,透過設置研究機構以及攬回海外的留學人才等相應政策,成功培植許多人才。他還透露,GE-GS Taiwan 曾想進行校際人才培訓,但那時臺灣半導體、電子產業太受歡迎而難以推行。「若短時間國內找不到足夠的適當人才,我建議尋求國際人才來臺,短時間把斷層補起來,同時訓練我們的臺灣本地人才慢慢補足。這需要時間和耐心,但最後都會值得。」  
 
亞洲風電領頭羊   
 
儘管臺灣離岸風電發展有許多挑戰,但洪世宇仍樂觀表示,臺灣是亞洲綠能的領頭羊,在離岸風電跑在鄰近國家的前面。他舉例,近來世界各地許多人對臺灣產生很好的印象,而這都歸功於政府透過先進的技術及靈敏的防疫措施,成功地擦亮臺灣招牌。若政府想要離岸風電上找到正確的機會,也會需要踩在國際先例。  
 
現階段,雖然臺灣離岸風電的市場相對於日本、印度開放,國上仍有許多跨國企業對臺灣離岸風電市場採取觀望態度。但如果臺灣能稍加鬆綁對於國產化的要求,就有可能改變那樣的態度。  
 
洪總監建議,政策的制定或許能跳脫傳統的窠臼,做得「更大、更響亮,讓其他人跟不上」,把臺灣離岸風電引領到像半導體業一樣發光發亮的國際舞臺。
 
※本文登載於WindTAIWAN Quarterly Magazine Issue. 5
  
 
/吳心恩、王人豪 
 

 

ERROR

程多銀,本又理臺觀雖書兒件型技作:會場夫火!的說案心然起受委全友兒等天軍樣打到離的樹於。

會員免費註冊

忘記密碼

輸入註冊時的帳號與email,重新設定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