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 - 最新消息
【讀者投書】風場靠岸近一些、成本少一些?限縮漁業資源、商漁船航道受阻誰可管?/航運業者
文
WindTAIWAN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實施辦法,正緊鑼密鼓地規劃中,其中關於海洋空間整體規劃、航道競合等懸而未決的議題,最近再次浮出檯面。台灣中部外海風況極佳,包括:彰化、台中、苗栗外海是開發商在下一階段區塊開發必爭之地,卻由於密度極高,引發了涉及海上安保、產業運作、漁業資源維護等牽涉甚廣的航道劃設問題。根據現有公告盤點發現,有些開發案的基地範圍距離岸邊過近,恐怕有妨礙商、漁船行駛既有航道、以及壓縮漁民作業範圍之虞,而這幾天又傳出政府有意將慣用航道向海峽中線方位挪移,儘管主管機關交通部航港局已作出澄清,但妥善解決航道安全和使用順序問題,確實刻不容緩。
根據航運業者提供的現有資料顯示,船舶駛出彰化、台中航道後的軌跡,大致分成國際和國內南北向兩種路徑。考量到台灣海峽近海區域的風況,過去南北向船隻一向直接緊靠內側行駛,多年來已形成了既有慣用航道。
一旦為遷就開發商在近岸設置風場,讓航道向海峽中線方向挪移,勸導使用既有航道者「繞道而行、讓位風場」,恐會讓商、漁船安全疑慮堪憂;此外被要求繞過風場、而增加行距離,也產生油耗支出等增加成本的問題。有航運業者就提到:台灣海峽外海區域風速十分強勁,更適合設置離岸風場,若是設在近岸而要求船隻改變航道,日常穿梭南北的船隻和漁船,從慣有靠近近岸的航道改航行較外側的航道,有些船身較小的船舶根本無法抵禦強勁風速,衍生航安、人身安全等問題。
環保署2017年年初就曾對航道相關的環境影響評估進行類似討論。當時環委建議,考量彰化和台中以北外海,南北向航道內側的離岸風電區塊開發,涉及環境敏感因子眾多,離岸風機應優先開發航道外側區塊,待累積開發經驗及航道內側環境影響評估調查資料後,再考量航道內側之區塊開發。
言猶在耳,如今竟發生政府機關和部分開發單位「協調」移動慣有航道,實是欠缺明確法源依據且漠視環委建議之舉!
漁業業者指出,不久前才傳出中國漁船越界到苗栗海域附近捕魚,海巡署人員遭遇風速過大無法出船驅趕的情況。已有前車之鑑,現在又有開發商重提航道外掛,要求中小型船隻繞道航行的訴求,為的是讓「風場靠岸近一些、成本少一些」,無奈表示:「連海巡署的船隻都因海象晃到無法出海,那一般的中小型漁船是要怎麼開?其他海上航道使用者的權益是不是都被漠視?」
不僅如此,漁民也表示,慣用航道仍舊有頻繁捕撈的作業和活動,一旦插上滿滿的風機,不但無法捕魚,連出船都很困難,「難道這些政府都沒有事先規劃、事先設想?」
根據現行狀況,除了離岸風電可開發區域限定在12海浬範圍內之外,近岸還包括諸多環境敏感因子,例如漁業行為、中油天然氣管線埋、以及環保團體最在意的白海豚棲息等;換句話說,如果沿襲多年的慣用航道,在使用上符合周邊自然條件,那麼外海空間確實可以留做離岸風電案場的開發;反之,如果外海區域劃設航路,則可能出現中小型船隻航行安全及成本受到影響。
若政府和部分開發商執意要求挪移航道,除了漁會無法擁有完整漁場,影響部分風場面臨外海無法建設風機,內側又有顧慮環境生態保護窘境的三輸局面,最終導致可開發區域空間極度壓縮,回頭來受到重傷的恐怕還是離岸風電產業本身。
王傳益/航運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