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 產業動態

加速農業增匯減碳!中研院與農業部簽署淨零減碳科研推動 MOU 文 黃安鈺、蔡昕穎

中研院廖俊智院長及農業部陳駿季部長簽署合作備忘錄。圖片來源:農業部 

 

因應 2050 淨零碳排目標,中央研究院與農業部昨(17)日正式簽署「淨零減碳科研推動合作備忘錄」,將透過科技研究與政策執行上的合作,深化農業部門減碳、剩餘資源循環再利用等科技研發,並協助建置自然碳匯監測、驗證方法,加速農業協助國家達成總體淨零減碳的目標。

中研院長廖俊智指出,大自然透過生態系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換成無害但不易分解的形式長期儲存於森林、土壤、與海洋之中,形成自然碳匯(natural carbon sink),若能增加碳匯吸存總量,將可緩解全球減碳壓力。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淨零減碳是世界趨勢,農業場域包括森林、農田、海洋等,都可作為自然碳匯像是綠碳、黃碳及藍碳的匯集場域,也是推動以自然為本、資源全循環零廢棄的空間。期望與中研院共同探索創新農業淨零減碳科技及應用方案,確保減碳、增匯、循環科技研發可落地應用,提供農業淨零解方。

廖俊智說,中研院近年積極投入淨零科技研發,研究團隊盼藉由種植或養殖高固碳量的生質作物,並研發生質作物轉為碳儲存之技術,以提供增加碳匯的新選項。在簽訂 MOU 之後,雙方將以「增加自然碳匯」及「減少農業部門碳排」為重要著力點,循「創新研發 X 現場試驗」合作模式,加速基礎研究到實際應用的「垂直整合」。

目前中研院已與畜試所、水試所共同執行種植實驗,隨相關實驗數據庫的建立,能彙整出作物減碳效能的排序清單,並將納入農民建議綜合評估,來決定最終執行的自然碳匯作物。

另外,自然碳匯有助於對於不易排碳的部門,譬如工業、製鋼石化業等,這類企業就能透過碳匯方式,補償其業務上碳排。

檔案下載
記者會簡報.pdf
ERROR

程多銀,本又理臺觀雖書兒件型技作:會場夫火!的說案心然起受委全友兒等天軍樣打到離的樹於。

會員免費註冊

忘記密碼

輸入註冊時的帳號與email,重新設定密碼